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开启左侧

顾景星坎坷曲折的传奇人生为创作《红楼梦》提供了可能

[复制链接]
王巧林 发表于 2015-1-1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巧林
2015-1-14 17:52 1310 0 看全部
顾景星坎坷曲折的传奇人生为创作《红楼梦》提供了可能
王巧林
昔日太史公司马迁曾经说过一段经典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正如前贤所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就是说,我国古代的伟人、英雄之所以有所作为,是因为他们都是历经过太多的磨难,方能在逆境中脱颖而出,而纨绔子弟,总是缺少成就伟业的非凡气概。自古至今,无不如此。
没有哪一位红学家不得不承认《红楼梦》作者,一定是历经了常人而不遇的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那么,顾景星的一生是否也受过屈原、孙子和司马迁这样的磨难呢?当然不是。顾景星比起这些历史上的先贤来,也算是一种幸运。但是,他又是极为不幸的。这是因为:历代先贤遭厄大多是政治权利斗争中的牺牲品。可是,顾景星不是,至少不完全是。顾景星历经过太多的磨难,则是经历过张献忠屠蕲城,清军屠昆山、屠扬州城等导致明朝的灭亡,以及见证过顺、康间触目惊心的文字狱。并且,他历经过太多的从生到“死”、由“死”到生这样的曲折坎坷的人生。尤其是明之将亡之际,此时他的心境,与当年楚人屈原遭到楚怀王放逐时忧念国家前途没有什么两样,我们从他给南明弘光帝所上的《敬呈四事疏》可以看出。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多有这样感叹怀才不遇和表示的兴衰的表现。顾景星是一个自少就有成就一番非凡伟业雄心气概的人。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大凡伟人或天才出世,总是选择在一个极为糟糕透顶的时代。当然,顾景星出生也不例外。他生不逢时,出生后正值大明王朝国力日渐走向衰弱之时。明廷斗争激烈,阉党魏忠贤把持朝政,肆意陷害东林党人。如此奸宦当道,官僚腐化堕落,积弊难除,加上灾害频仍,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的烽火一时纷纷燃起,直逼腐朽没落的大明王朝。似乎注定了顾景星这样的伟人要遭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至崇祯末年,更是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内乱外患,人祸天灾,接踵而至。内有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两路所谓农民军造反,外有后金屡屡犯边。特别是他是张献忠屠蕲城、李自成沦陷京城和清军屠扬州城和南明灭亡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令他铭心刻骨。他就是在最终夷族满清取代大明这样的一个历史变化的特殊时刻,从逆境中迅速脱颖而出的佼佼者!那么,顾景星的坎坷曲折人生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明崇祯十六年(1643)正月二十二日夜大雪,蕲州城岛上的市民像往年一样,依然沉浸在灯节后欢乐的余绪中,每日搭台唱戏,说书的说书,好不闹热!一夜呼啸而来的西北风,吹破了往日的安详和宁静。灰暗的夜空里,阴风怒号,忽然降临一场鹅毛大雪来。当蕲州市民还没有回过神来,居然不知道死亡在向他们走近!漏下三鼓之时,人们被一阵阵急促的犬吠声惊醒,张献忠率两百轻骑兵及数千步兵,从蕲州城以东六十里的广济县(今武穴市)城梅川长途奔袭,由于有荆王府将尉内奸郝承忠等接应,他们从符乾关进入蕲州城岛,直接转至城岛西面进入瓮城。是夜,顾景星作为儒生例巡城堞值班刚回到家里时,便见到南门城楼上起火了。顿时,城内杀声震天,从温柔梦乡里突然惊醒的荆王府诸郡王及其家眷、官员人等,映入眼帘的是一场血光淋漓、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蕲城被屠!于是,统治蕲州城十代的荆王结束了。荆王府的诸王爷、官员、守卫、太监、杂役们多被杀死,可怜天潢贵胄,被杀戮殆尽。其王室中年轻的嫔妃和美姬歌女千人,则被张献忠掳去。雪夜的火光映红了天空,鲜血染红了大地。
次日清早,居住在蕲州城内的士大夫及其家眷,争相用桌柜塞住所有巷道,导致贼寇出进不得。气急败坏的张献忠,于是展开疯狂地报复,大开杀戒,将蕲州城岛上所有乡绅世族人等一一捉拿,令他们从东门进西门出,无论反抗与否,最终不留一个活口而全部杀戮于西门外的江边。接下来是,贼寇们将剩余男女皆被押解来拆城墙,稍有反抗者,均被贼杀死。
当时,蕲州城北护城河的壕沟里到处堆满了尸首,顾景星的姐姐顾椐为逃避拆城,跳入寒冷的壕沟中,从死人堆里方躲过了一劫。其中一些不甘受辱的女子,多于城内的玉带山、胭脂山等地树上自缢。当时,蕲州城岛的李梴、李新、岳璧、饶京、李树初(李时珍的孙子)、卢鼎等世族绅士家眷少则一家数十口,多则一家一两百口全部死于难。景星的三位堂伯父天祯、天祚、天祉三家合数百余口,以及担任过明太医院官的从叔父天伦的三个儿子(景麟、景行和景凤),也即景星的三位从兄长家的上百口,亦均死于此次屠城。其中身为荆藩樊山县主的顾景星的婶娘亦自缢殉难。还有,顾景星的少年至交萧霁与家人等,也全部死于难。惟有荆王府某将军有预感,提前携荆王妃桂氏及其世子朱和志等人逃至九江免于难。一时血流成渠,惨不忍睹。这也是《红楼梦》一书屡屡说到江边祭祀一事,特别是在第四十四回写到:林黛玉因看到《男祭》这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狠,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上来做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显然,这是作者借黛玉之口说出他南渡后归蕲州时,于西门外江边祭祀包括他的三位伯父在内的乡宦世祖和少年友萧霁等的故事。
江水呜咽,北风低回。屠城事件发生后,传闻当时和尚尼姑及附近的乡亲光清理尸体就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是蕲州市民继南宋嘉定辛巳罗州城被金兵屠城之后,再次遭到惨绝人寰的屠城!
顾景星一家数十口也被张献忠手下的贼寇捉拿。出人意料的是,顾景星同父亲与姑姑顾永贞争相代死,以救家人性命。后因其贞节姑以头触石感贼,一家人免害。
《红楼梦》中的最重要回目之一第五回,不仅与明亡有关,同时,更是与作者家乡蕲州被屠有关。举例来说,蕲州城依麒麟、凤凰二山而筑,旧时蕲州的文人在诗文中往往将其称为麒城或凤城。所以,作者在第五回中,写了一种“万艳同杯(悲)”的灵酒,那是用“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并特地强调说是,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制而成的,故取名为“万艳同悲”。世界上哪有这种酒呀?!为什么还说此酒是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制而成的呢?而当时蕲城被屠时,张献忠驱赶贵胄佳丽拆城,最终将这些女子全部杀死。一时尸横壕沟,惨不忍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死得极为悲惨的薄命女子们寄予深切地同情,故有“万艳同悲”之语。不仅如此,作者还写到一种“千红一窟(哭)”茶,书中写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更何况,说这茶出在“放春山”,难道不是与蕲春有关系吗?虽是作者虚构,不难想见,同样是作者隐晦地说出蕲城被屠事件。当然,还有隐喻在满清军屠戮汉族人民的意蕴。
张献忠屠毕蕲州城,继续率部至蕲黄的黄州、蕲水(今浠水)、麻城、罗田等地大肆屠戮。令蕲州人没有想到的是,二月二十二日,张献忠率部又至蕲州,重新杀过回马枪进行二次屠城,将一次屠城时避难他处返城的无辜市民全部杀死,谓之“洗巢”。其间,身为分守道的江防副使许文岐,率领军民顽强抗战,奈何寡不敌众,最终被执。幸而,顾家人此时正避难西塞山,顾景星与家人又躲过一劫。正如顾景星在《行路难》诗中写道:“一屠再屠生类尽,贼梭军篦不可名。”(《白茅堂集》卷之二)
继而,张献忠率部直接从蕲州乘舟西上汉阳、武昌,屠罢楚王府,相继屠戮襄阳、湖南及巴蜀等地,展开了一系列大屠杀,造成了极为地恶劣影响。一时间,震惊朝野。大明王朝危在旦夕。
关于张献忠屠城的经过,顾景星曾经饱含热泪地同第三子顾昌诉述过。为此,顾昌撰有 顾黄公先生绪论《耳提录全集》一书,为我们研究其父生平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其在第一部分“述丧乱”中写道:
府君曰:“予自有生来,滨(濒)于死者数矣,而风涛舟楫之险不与焉。予家世居蕲之北门外三里冈全胜坊(今名熊化岭)。崇祯壬午冬,征弁乱,仓卒入城,借居浦氏楼上。癸未(1643年)正月二十二日夜大雪,予以诸生,例巡雉堞,漏下三鼓,更直旋家,则望见南楼上火作,犬声嗥嗥,知城陷矣。比晓,居民争以几案塞巷。予与先君,从楼牖中缒家人下,前与贼酋遇,与语释之(经按遇贼酋事,详载先世逸事),复遇贼,驱逼上城,时泥雪滑难陟。贼怒,以槊拟予曰:‘杀!’予急举袖格之,袖阔风回槊绞,贼仆岸下,涂秽满面。予念贼起,予必死矣。贼起,振衣,反向予一笑,倒持其槊,筑予背上曰:‘走!’走至楼下,则城北门也。贞节姑谓贼曰:‘来,我问汝,汝年方壮,何故不为朝廷杀贼而从贼?汝生不为忠孝人,死当堕恶趣鬼!我身是老节妇,奉旌表冥,不明不白死,汝曹乱办下乎?’因指先君及余曰:‘若吾弟、若吾侄、若吾家属,汝勿杀,吾惟一死。’语未讫,首触柱础,血流被面,家人皆争抱,而妇抢地求死。贼叹曰:‘吾不害汝一门节孝,我南阳王三也。父母妻子不保,从贼者,无聊耳。但自来,吾未尝杀一人毁一屋,虏上妻女,肯害汝乎?’因数曰:‘汝家十六块,慎勿离此,吾去当即来。’贼谓一人为一块,犹块肉也。已而果来,衣贮脯枣、白米,曰:‘可作漓饭饲老节妇,有问者,第言管队王三令作漓饭者,可即分啜之。’少顷,一贼首以毯裹物,重甚,勒予负。予乳母子戊儿肯代步,行未数步,仆毙杖下。先君、先妣,乃谋以破瓮覆予,藏置篱畔,一贼以槊捣篱,戏曰:‘有人否?有人否?’予方奉碗粥私啜,槊碎粥碗,汰予喉左而过。予密以袖裹槊上粥痕,令不知有人,乃免焉。至晚,王三至,谓先君曰:‘可行矣。’因指城下濠堑曰:‘过此以外,无咱家一人矣。’遂携送出城而别。
既出城,从火光下见四面皆贼,莫知所往,因循城堧而行。先君欲乘夜掖贞节姑涉濠,予止曰:‘等死耳。涉水亦即冻死,安可往?’先君不听。旁一老人赞曰:‘郎君言是也。’顾老人所依,则败楼一间,无墙壁、梯级,惟数柱夔夔然动。予曰:死地生也,此上可避。老人亦曰:‘止上可避。’遂相与臂接肩踏而登。凡三昼夜伏楼上,其下则杀人如麻,哀号之声所不忍闻。蕲城旧皆有石甃,重者当百觔(jīn),献贼之折毁之也。率驱妇女,又皆贵室妖娆,力所不胜,则刀挺交挥,月石杂然而下。楼去城仅数武,飞石迸激常杀人。十数步外,响使一触楼柱,则全家虀粉矣。贼之往来梭织,既置此楼如不见,而石亦不及,可不谓异哉?!已而贼退,掖贞节下楼,踏尸而行,至全胜坊,则居第尽为灰烬。少憩,贼复麏(音群)至,乃转奔郊外,呼隔湖老僧复初者,掉舟来迎佛幢,雪屋下暖汤濯足,剪纸招魂,居然从刀山地狱复睹莲花化身眷属也,相抱痛哭。居数日雪尽(按:一月后),贼忽掩杀郭外,残创而去,名曰:‘洗巢’。乃渡江,至回山麓,依亲识而居。又两月,无以为生,乃谋南下。”
    读罢此段文字,令人不忍卒读,唏嘘不已!顾子遭难,非常人所能经历。尤其是那“凡三昼夜伏楼上,其下则杀人如麻,哀号之声所不忍闻。蕲城旧皆有石甃,重者当百觔,献贼之折毁之也。率驱妇女,又皆贵室妖娆,力所不胜,则刀挺交挥,月肉石杂”这一段惨不胜惨的文字,不得不令人想起《红楼梦》第一回中的《嘲甄士隐》:“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
烟消火灭时。”以及作者在第八回里假托后人所撰《嘲顽石幻像》中的“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的诗句来。这难道不是灯节过后蕲州城被屠时的场面真实反映么!而这样的描写,正是顾景星所经历的。非偶然耶!当然,还有后来被满清军屠戮的昆山城、扬州城和嘉定城等亦如是。
顾家从嘉靖、万历间顾问、顾阙兄弟至顾景星这一代,这个“百年望族”从此一蹶不振,彻底地衰落了下来。为书中“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真实写照。
张献忠屠蕲城后的数日,心有余悸的顾氏一家回到老宅所在地的全胜坊,只见房屋尽毁,尤其是被顾家当做最大财富、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祖上遗留下来的浩繁藏书,以及顾景星少时所写的多部著作,皆毁于此次屠城。景星同家人只好怅然长叹,洒泪而别……顾家数十口人在乱后开始走向颠沛流离、艰苦百端的生活。
在遭受屠城之后的顾家人,先是避难至西塞山(今属黄石),依族氏居,两月有余。其间他们一家人饥困无食,仆婢三四人叛去,靠顾景星与父亲砍柴、母亲偕同嫡母所生的姐姐等挖野菜度日。四月举家下江南往祖籍昆山避难。至九江,寓濂溪周道公祠。此时,恰遇荆王妃及世子在九江,荆世子出来拜谒其父,执弟子礼,以厚金相馈,后闻乱兵至,荆王妃、世子及将军等逃难不知去向。当时舟绝不可行,似乎是上天安排他们一家人在等死。如作者在《蕲陷后寓浔阳欲之昆山江路断绝》一诗里写道:
奔亡同汛梗,性命如鸿毛。天堑今知险,岩关何处牢。妖氛冲日月,鬼物集坑壕。结阵将军去,连城长吏逃。衣粮仅些小(浔阳人仅夺衣履,隋谣:‘路粮无些小’),攘夺更前遭。杀戮原天意,凶残复此曹。中原全墋黩,边事败陈陶。窃恐龙蛇战,终成陆海滔。烧焚迷落照,征鼓乱惊涛。东望吴侬地,江头少一舠。
此诗写的便是作者一家人当时在九江再次逃命的情景。
是年秋,顾家人至江宁(今南京),寓上清河,修顿一月有余。适逢景星恩姑刘贞节病卒,他们料理完丧事后,只好含泪将贞节姑灵柩,寄灵于南京一寺庙中。一家人冬抵昆山,依族氏居。次年冬月,景星的父亲才从南京将其姑灵柩运至昆山临时安葬。在昆山,顾景星同家人一道开始了劫难之后的清贫生活。尽管当时受到昆山同宗族人的热情帮助,但是如常言说的那样“久住故人疏”,顾家人总有寄人篱下之感。
顾景星自青少年时代起,正是“盗贼蜂起”之时,全家遭受张献忠屠蕲城,举家避难祖籍昆山,又遭清军和白腰党的洗劫,接着明亡,可谓“命运不济”。此后,便过着“半生潦倒”的生活,常年“风尘碌碌”地到处奔波,幸好有不少友人接济,否则,全家生活也难以保障。原来立下的鸿鹄之志不能实现,最终富贵成空,实乃“有命无运”之人,与《红楼梦》书中诸多人物故事实相吻合。如第七十回,林黛玉作《桃花行》,宝玉看到后,宝琴说是她作的,宝玉怎么也不相信,宝玉笑道:“固然如此说。但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此处“曾经离丧”,貌似离丧父母,实则指的是国家沦丧,作者借林黛玉之笔“作此哀音”,抒写自己对“盗贼蜂起”导致国家灭亡表示切肤之痛,同时描写了一个大明遗士的悲凉、愤慨之感。有句成语叫“泣麟悲凤”,为哀伤国家衰败之典。而蕲州城便是依麒麟、凤凰二山而筑,故书中有佩戴“麒麟”的故事,而且,还写到一个极具“齐家”之才的王熙凤的故事,而最终的命运是“一场欢喜忽悲辛”、“哭向金陵事更哀”。不难想象,当是“泣麟悲凤”之喻。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此前,开府于洛阳的老福王朱常洵在李自成攻陷洛阳时被遇害,世子朱由崧在大臣的护卫下逃出洛阳,袭封福王。同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诸臣的拥立下于南京称帝,建立了南明弘光政权。年号“弘光”,国号依旧为“明”,史称“南明”。九月,甲申鼎革,举行南畿覃恩试,顾景星有幸被荐举参加南北直隶七省流寓贡生试,御史陈良弼举景星第一。十月武英殿廷试,特授福州推官,但是,顾景星眼见南明大势已去,而以侍奉父母为由婉辞,回到昆山。然而,顾景星心里却难以平静,他有感积弊,面临国家在危亡旦夕之间,甘冒一死,写了一道《敬呈四事疏》给弘光皇帝。他在该篇疏中,直陈时弊,词旨恺切,却被通政官阻止迟迟不敢上。此事给顾景星极大刺激,弘光小皇帝的昏庸无能,马士英等奸臣胡作非为,加之前方有清军南下,直逼整个江南。据《耳提录全集·述丧乱》云:
府君曰:“予在南都时,流寓者多一时名士,朝论乃谋合。试七省诸生(北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辽东、湖广),覃恩贡举,而学院陈公(良弼,字符夫),取九十九人,予名第一。马贵阳欲令出门下,遣心腹来说,曰:‘第往谒,廷元可得也。’予不应。
使者授马士英之托,前来透露马士英希望顾景星归附于己的意图,却遭顾景星断然拒绝。可见顾景星骨气如此。性格倔强的顾景星,继而又代太学生上《阁部书议大行庙号》等书。眼见大明王朝大片江山丧失,南明王朝岌岌可危,加之后方官场朋党倾轧,尔虞我诈,结党营私,卖官鬻爵,令顾景星倍感失望。于是,他愤然离开南京,只好携父亲去黄山白岳游历,归来过钱塘,谒族祖钱塘县令汉石公,与其说时事,失声痛哭,甚至拟将泖淀湖作为长隐之计。可见,顾景星命途多舛如此。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乙酉,也即清顺治二年春。豫亲王多铎率领的清军主力直逼江南,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他们在东南地区开展了入关以来的大规模地屠城,大肆屠戮汉人,其实施的暴行令人发指!同年三月,清军主力至扬州,集结了大批军队,对于南明最重要的军事屏障扬州城,虎视眈眈,伺机进攻,故形成重重包围圈。四月二十五日扬州城正式沦陷,被清军屠戮。二十六日,满清军大开杀戒,非但大肆杀戮参加抵抗的南明将士,而且,连无辜的市民也一并杀害。坚守在扬州城的南明督师守将史可法不幸被俘,最终慷慨就义。继而,满清军渡江,实行继续屠城。同时,满清军颁布剃发令,命令江南人民一律剃发,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江南地区最早被列入满清军魔掌的昆山,则难以幸免。昆山人民反清情绪高涨,坚拒清军,清军屠其城。于是,顾家人再次逃亡,避地泖淀湖宗族亲戚家里,因而,也再次躲过一劫。可是,顾景星被清军主力多罗贝勒土赖固山额真捉拿,清廷了解到他有“王佐之才”,深谙军事谋略,于是,将其强致军中,授以参军之职,令他跟随大军随征浙闽,而素以骨气见长而名著一时的景星却不为所动,以养亲力辞还昆山。
顺治三年丙戌,湖兵起,顾家又先入昆山城。
不久,当年太祖朱元璋打下的江山随着烟消云散,南明小王朝名存实亡。
顾景星在江南期间,前后接触了不少江南本土或流寓到江南的名士,如有“江左三大家”之称的钱牧斋、吴梅村,龚鼎孳是老朋友就不必说了。还有父执契谊的艾千子、张公亮、张溥、陈子龙、周简臣、方坦庵等,另有诸如周栎园、阎尔梅、侯方域、施愚山、陶澄、方密之、姜如须、曹秋岳、邵子湘和余怀等,以及昔日湖广的故交佟国器和黄冈的杜浚、杜岕兄弟等。此外,当年在南京时,与龚鼎孳、张公亮等一道在秦淮河,还与当时名伶、艺人张燕筑、王紫稼、柳敬亭,以及柳如是、顾媚、董小宛、李香君等众多名妓交往,尽显秦淮风流。由此可以看出,顾景星所交之友,无论是在明末,还是在清初,都是如雷贯耳之辈,非后来的满族旗人曹寅子孙所能颉颃。
满清定鼎后的顺治七年春,顾景星陪父亲客游西湖,二月九日慈母死去,尊母遗嘱来年归蕲。顾景星一家将母亲灵柩先是寄放于昆山的雨华庵。次年,一家三十余口扶母柩回到家乡蕲州,从此结束了七年多漂泊流浪的避难生活。
然而,顾家人回到梦寐已久的家乡蕲州后,映入眼前的是蕲州城岛上百孔千疮,昔日的荆府苑囿和蕲州城,以及他们顾家的全胜坊的老宅,无一不是断壁残垣,蓬艾萧萧,已经无处栖身。正如作者借书中蘅芜君薛宝钗在《忆菊》中所吟诗句“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一样,原来的旧家什么都没有了。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有幸得到不少好心的乡党帮助,历经数年,结庐为茅,总算盖起了一座竹篱茅舍作为暂时栖居之所。这就是后来被顾景星命名的“白茅草堂”。由于屠城后的萧条,蕲州城人烟极少,老虎动辄进城伤人。每当夜里景星读书之时,老虎在顾家茅堂的窗外,发出恐怖的怪叫声,令人毛骨悚然。刚好又恰逢大旱岁饥,他们一家没有吃的,顾景星与妻子偕同丫鬟奴仆采野菜度日,如“枸杞苗”、“莲蓬荷叶尖儿汤”,乃至藕节等,没有哪一种野菜和能食者的食物根茎没有吃到。为此,顾景星撰有《野菜赞》,其在序中曰:“顾子归里,岁丁壬辰。饥馑无食,藜藿之羹。并日不给,偕妇于野,采草根实苖叶,遂不死焉。鼓腹自得,各为赞之,四十四种。”以记当年之艰辛。如《甜菜》条云:
甜菜,枸杞苗也。味苦,沸汤中煮,压去汁。陆甫里赋杞菊,苏子瞻曰:“士之不遇,穷约可也,安在饥啮草木?既守胶西乃知之。”赞曰:枸杞丛生,条直干蟉。谓苦为甜,饥者之口。嚼啮草木,命之不偶。恶乎疑乎,陋哉苏叟。(《白茅堂集》卷四十三)
数年后,顾景星从江南带回至蕲州的仆人戴金因饥饿而死,其悲痛不已,当即撰有《悼戴金文》一篇,以示哀悼。文中一哀三叹,一个主子对于仆人之死如此悲切,可知他们主仆二人感情何等深厚!故《红楼梦》中有主子贾宝玉哀悼奴婢晴雯的《芙蓉女儿诔》。
明亡后的顾景星,与其父亲隐居家乡蕲州,决意不仕清廷。清廷取得政权后,将昔日的湖广析分为湖北、湖南二省,此时的黄州府划归湖北。顺治十六年,清廷诏征天下山林隐逸之士,湖北巡抚暨黄州府官员重力推荐高才贤士顾景星,见证过顺治二年“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的他,作为一位典型的汉族爱国人士,心中充满了悲愤,因此,坚定了他不效劳清廷的决心。无论是地方官如何游说,奈何他就是对于做官不屑一顾,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福临驾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是年冬,明永历帝被吴三桂擒获,南明王朝彻底灭亡。皇太子玄烨即位。儿皇帝玄烨登基后,继续进行酷治。此时,全国上下到处闻有兵变,战争连连,生灵涂炭,尤其是蕲黄之地,位于吴头楚尾的长江之滨,历来是江淮流域的重要军事要冲,而且旱涝频繁,老百姓穷困至极,多少年来,满目疮痍,常见饿殍遍地,到处有逃难的难民。顾家人回到蕲州后实在是难以为继,如此怎么不叫顾景星憎恨满清朝廷?
康熙二年冬,一代高士顾天锡逝世于蕲州。
顾景星堪称是世上罕见的倒霉人。他的一生,大故迭起,如屡次遭乱、遭火等。一个人一生中遭遇到一次屠城或火灾,就算倒霉透顶的了,可他经历过两遭屠城、三遇火灾的不幸,这恐怕是古今少有的。康熙五年丙午(1666年)冬,顾家又经历了一场大火。此次火灾有别于前两次。因为前两次,一次是张献忠屠蕲城的兵燹所致,一次是清军屠昆山城后,为江南白腰党焚烧所致,惟独这次是因邻居失火引起的一次特大火灾,几乎被烧掉了一条街。顾景星与他的父亲南渡后所写书稿还来不及刊印,却又被烧得一干二净。顾景星深感欲哭无泪!呼天天不应,喊地地无声。因此,他悲泣地吟有“丁年血泪尽” 的诗句。正如《红楼梦》书中所言“大抵也因劫数”。这应该是为何作者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写到甄家因邻居葫芦庙中炸供失火,而引发的“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的灵感的直接来源。
又是历经数年,顾家在原址处改用黄泥筑墙,重建了一座“卯堂”。
非但如此,特别是他同当时广大汉族士子一样还经历了不堪回首的故国灭亡。如此高才的顾景星,其一生所经历的乱离之苦,饱受尽矣。其好友新建人陈弘绪在《顾黄公诗集叙》中,讲述了他坎坷流离的一生。叙曰:
予友顾黄公,以神童驰声江汉,六岁作赋,十六作《宝剑篇》,作《龙池柳色听莺歌》,二十上疏江南,切谏移书,让相国贵大帅之不法者,较朔辈殆欲过之。不幸世乱,坎坷流离,侘傺怆怳之致,一寄于诗。其忠君爱国,忧天悯人,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呜呼!黄公以彼其才,使得优游……
康熙十七年(1678年)戊午。康熙帝为了进一步地加强对汉族士子管制、安抚,从而笼络人心,以纂修《明史》为借口,开设博学鸿儒科。博学多才,而又品学兼优的顾景星,被湖北巡抚举荐受到征召。巡抚屡屡疏请,不允。再奉温旨,上有“着督抚作速咨送来京,以副朕求贤至意”等语。檄文敦迫,顾景星被逼无奈,尤其是不负好友徐子星的一番好意,乃扶病就道。次年己未,带病入京,授检讨俸米。三月朔,入觐保和殿,赐坐、赐茶、赐馔。再以托病恳辞。正如他在《寄沔阳广文张登三》诗中吟道:“长安有米吾不索,尚书有期吾不屑。”(《白茅堂集》卷之十八)此次与顾景星同时被征召的,还有他的友人施愚山、尤侗、傅青主、邵子湘、许子位、曹溶等一大批汉族遗民大儒。他的外甥曹寅同他相识,也就是在此期间。
纵观顾景星一生,历经乱世坎坷,颠沛流离。只要读过《白茅堂集》和《耳提录》的人,无不为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凄惨悲凉的一生而潸然泪下。我国古代文人,尤其是清初诸多文学家,有谁一生经历过两次屠城、三遭火灾的呢?惟有顾景星!而又多是发生在短短的数年之间,且每次都是侥幸逃过劫难,故书中特设“娇杏”(侥幸)一名,尤可见也。同时,他也曾亲历过夷族满清取代故国大明的伤痛。
乱世出英雄,动荡出文豪。试想一下:如果巴尔扎克没有经历过法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他能成为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么?他能写出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的《人间喜剧》么?同理,早于《人间喜剧》一个多世纪的《红楼梦》,作者如果没有经历明清易代这样一个历史大动荡的时期,他能写出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的《红楼梦》么?显然不可能!鉴于作者历经乱世坎坷,特别是经历过丧家之痛和亡国之恨。这样一来,作者便要借机泄愤,借写书抒发藏于胸中已久的一腔悲愤和爱国情怀。顾景星是博览群书、严谨治学、著作甚丰的一生;是饱经忧患、历经苦难、阅尽沧桑的一生;是痴情故国、憎恨满清、同情民众的一生;是愤世嫉俗、离经叛道、胆大妄为的一生;是穷困潦倒、不通世务、怨自悔的一生!顾景星最突出的情愫,就是对于没落的大明王朝一种依恋与逃避共存的矛盾心理。这也是书中所说的“天下情人独我痴”之故。顾景星一生的坎坷曲折的经历,在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文人当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不仅是对故国大明兴亡爱恨交织的一曲挽歌,同时,也是汉人遗民命运的一曲挽歌。所以,作者将一腔爱国情怀只好跃入纸上,这恐怕是他为何撰写《红楼梦》一书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作者的爱国情怀是如此强烈!正像书中“枉凝眉”说的那样“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不难想见,撰写《红楼梦》一书者,只能是像顾景星这样,经历过两遭屠城、三遭火灾和数度失去家园,这样不幸的无家可归者,以及历经过太多的天灾、人祸和故国的灭亡之人。惟有这样的人,方能杜撰出“焦大”和 “严(炎)老爷”之类名字来;惟有取“雨中燕香垒”作别号者,方能写出《葬花吟》中“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的诗作来!惟有吟出“沿溪采枸蕨,聊奉饥肠充”和“菱角堆
拌连蔓摘”之诗句,以及能写出《野菜赞·四十四篇》者,方能在《红楼梦》中写出“盐焗枸杞芽儿”和“荷叶尖儿煮汤”的故事……这就是说,若不是张献忠屠蕲城,若不是清军屠昆山、屠扬州城、屠嘉定……若不是夷族满清取代大明,若不是他有过从死人堆里爬出的经历,以及亲历过太多的死亡,经历过太多灾变的磨难、苦难,若不是他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历史大动荡的年代等等,他是写不出《红楼梦》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是明末清初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鲁迅全集》绛洞花主序)这就是说,除开博学多才这一特定条件外,若不是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若没有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若没有过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经历,若没有忠君爱国、忧天悯人的悲愤思想这样的一代爱国志士。否则,是写不不出的。何人能写出,又有何人有如此胆量敢于写出《红楼梦》这部千古绝唱的伟大民族主义的著作?正因为顾景星有这样的一些常人所不具备的经历,何惧一死?!因此,他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写作《红楼梦》这一民族主义重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热点排行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