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开启左侧

红楼梦与蕲州:从“蕲”字说起(下)

[复制链接]
王巧林 发表于 2015-1-1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巧林
2015-1-14 17:45 1284 0 看全部
       从“蕲”字说起(下)
作者:王巧林
现在来谈谈蕲字这一地名在历史沿革中的演变过程——
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便能通过星相来观察事物的吉凶。所以,在疆域的划分和地名的命名上,就是将天上的星座同大地上的地理山川形胜位置与之对应起来,这种以星座来划分疆域的方式,古人称作分野,也称分星。在天文学上,以地球为中心,太阳环绕地球所经过的轨迹称为“黄道”。反过来说,黄道也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受到其他行星和月球等天体的引力作用,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产生不规则的连续变化。但在变化过程中,瞬时轨道平面总是通过太阳中心。这种变化可以用一种很缓慢的长期运动再迭加一些短周期变化来表示。《周礼》保章氏(掌观星象制历的官)以星斗辨九州之地,所封之城都有分星,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分星或分野之说。蕲字从星座来说,属于鹑尾,或说朱鸟,也就是朱雀,代表南方。同时,也是南斗、南牛所处方位和区域。
按照历史建置沿革来说,蕲州这个地方,夏时无考,我们今天所知道蕲地先民是来自古三苗的九黎部落,禹贡时为扬州之域,商时为弦子国,周时为蕲国。春秋战国时沿袭西周的称谓,属楚。秦时开始属九江郡蕲春亭,以为南郡者,乃错误之说。秦末改属衡山郡(今黄冈市境内)蕲春亭,汉时改属江夏郡,汉初为淮南王英布的城邑,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蕲春县,非今天的蕲春县,当时的蕲春县范围比较广,包括黄梅、广济(今武穴市)、蕲水(今浠水,含英山大部分)、罗田和今天的蕲春。东汉时又曾一度置蕲春为侯国,三国时先属魏,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复属吴,吴将其地改作蕲春郡,后又隶属弋阳(今九江)郡。
为什么古人将这块土地称作蕲春呢?蕲春蕲春,一个富含时尚元素的名字,一个张扬生命绽放活力的词汇,一个充满唯美情调的地名,极富诗意和美感。从以上资料可知,蕲的本义为芹菜、为当归、为蘼芜。那么,春是如何来的呢?
古人认为:春为苍天,春为青阳,春为东方。春者,天之和也,万木之生也,乃皇权的象征。春是一年四季中的首季。在中国,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至4月被定为春季。人们一提到“春”字,便会联想到春光明媚、春风化雨、春满乾坤、春色满园、春华秋实、春花秋月等诸多带“春”字的词语。这是因为:春日阳光和煦,暖育百花盛开,香气扑鼻,春天是人们一年中最美好时光,所以古人有“春宵一刻值千金”之语。如果人们读朱自清的散文《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当是别有一番感慨!
春是世间万物的孪生姐妹。词典里与“春”字相关的词语可谓多矣。如:春眼,形容柳叶初生之芽;春雷,指春天打的雷;春潮,指春季的潮汐,形容其势之猛;春晖,指春天的阳光,也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指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因此比喻美女的眉毛;春梦,就是春夜的梦,比喻转瞬即逝的好景,也比喻不能实现的愿望,故《红楼梦》里有“春梦随云散”之语;春酒,春季酿制的或春季酿成的酒,也指民间习俗,春节时宴请亲友叫吃春酒;春卷,指一种用薄面皮裹馅,卷成细长形,放在油里炸熟食品,旧时湖北菜和淮扬菜里均有春卷,至今如此,尤其是蕲州人特别喜欢做也好吃这道菜。还有用春秋鼎盛来比喻人到壮年,正值一生最旺盛的时期。如此带“春”的词语不可胜数。
春是我国远古时期性崇拜的象征。春季为动物的发情、繁衍季节,当然人也不例外。所以,古人以春来代指男女情欲,称人或动物的发动期叫春情。也形容人或物具有一种热情奔放,心情开朗,朝气蓬勃的意识形态。春心,指男女性躁动,或说两性相求的欲望。怀春,指少女爱慕异性,也即渴望得到爱情;称怀春的女子叫春女;称男女之间交欢一次为春风一度;称春药为春方;称情欲为春兴;称男女的奸情私通苟合被人觉察识破叫春光漏泄;今称演员着装暴露叫春光乍泄(多指女子),也用来形容春天的漂亮景色突然出现眼前;称带有性爱内容的图画叫春画儿或春宫画等等。如古典名著《金瓶梅》、《红楼梦》两部奇书便有大量的性描写,尤其是《金瓶梅》!故春亦是孕育生命的象征。
春是诗人灵感的源泉。历代诗人对于“春”字则赋予不同的情感,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白居易说“春来江水绿如蓝”,罗隐说“吴王台榭春梦中”,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韦应物说“春潮带雨晚来急”,杜牧有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孟郊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叶绍翁有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李商隐更是说“春蚕到死丝方尽”,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这些带春字的诗句,无不给人带来生机、愉悦,令人叫绝。说到蕲春的春字,更能让人联想到《红楼梦》小说中贾府四大千金的名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一个个令人耳熟能详。作者为何钟情于春呢?当然与他的家乡蕲春有关哪!而且,从这四位小姐的名字合起来看,便是原(元)应(迎)叹(探)息(惜)。这与当年张献忠屠蕲城,以及接着明亡有关。也就是说,作者原应叹息既是“家破”,更是“国亡”!这四位“春小姐”的命名,其中或许还与南朝时风流天子梁元帝萧绎的一首著名的《春日》诗有关。据清人李渔良《风流天子野趣》一书记载,相传当年时为湘东王的萧绎,于太清元年,也就是“侯景之乱”前一年的一个阳春三月,他带着“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典故的主角宠妃徐姬徐昭佩,以及梁姬和近臣鲍泉、信辩等人,乔装成茶商乘画舫于江州(今九江)逆流西上至名茶暨文昌之乡昔日的蕲春之地齐昌,泊舟于当时的繁华口岸蕲口,先是登上蕲口附近的园峰山,拜谒二禅祖师神光庙,接着乘小舟至两河口,游历道教名观天长观,继而又上道教名山魁山(今名仙人台),住在仙人庐道观,一住有日。萧家兄弟数人,个个文才非凡,长兄昭明太子萧统一部《昭明文选》,更是令其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萧绎也是一位狂热的文学爱好者,甚至丝毫不亚于其兄长。他与此道观的高道白天赏春观景,夜里品茶论道,到了乐不思蜀的境地。可是,却冷落了他的两位跟随他的美人。他是一位性情中人,然钟于情而不珍惜情,好春色而不好女色。一日,他和美艳而有才情的徐美姬及随从等人来到一处所在,只见满山遍野春花烂漫,春风习习,春鸟和鸣,然不见春人,徒生诗兴,于是口占了一首《春日》诗,诗云: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独念春花落,还似惜春时。
这首《春日》诗,字里行间看出他是一位情种,或许他有太多的情感秘密不为人所知,亦未可知。诗人史无前例地运用了二十三个春字,每句都带春字,简直是春若串珠,春春有新意。而素来不落俗套的顾景星在一首古风《春日杂言》(卷之十四)中,吟道:
春风弄柔和,春气发芳杜。开人肤腠,沁人肺腑。吹雨西陵,送客南浦。扶花翼叶作低昂,漂管流丝杂宫羽。春甕香,春社鼓。春蚕同柳眠,春日随烟吐。春情倦绮疏,春服寻金缕。春愁何处最煎心,嘻嘻春人楼上语。
诗人也一连用了十个带“春”字的词语,也算是第二位采用“春”词较多的诗作。如春风、春气、春甕、春社、春蚕、春日、春情、春服、春愁、春人等。诗人采用四、五、七言,具有较强的参差美。全诗不像萧绎的《春日》诗,给人带来一丝伤感,而是化煎心的春愁为嬉笑,表现出身处逆境中的顾景星一种豁达的乐观精神。我们不难想象,顾景星为何在《红楼梦》中写了一首《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的原因,发出以秋代春的另一番感慨!
书中描写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春江花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这首著名的歌行《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一连运用了十五个秋字,当是作者深受萧绎《春日》诗的启发,或者说是他灵感的源泉,故来个反其道而行之。这两首代表“春”和“秋”的诗作,或许是中国历代文人诗作中运用春、秋字最多的两首,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顾景星写作从来不落窠臼,故在《红楼梦》中写了如此之多带秋字的诗作。
蕲春有一个别名叫蕲阳。阳与阴相对应,阳与春犹如一对夫妻,古人认为男人是阳、是天(乾),女人是阴、是地(坤)。所以有“一阴一阳谓之道”之说。古代哲学家还认为宇宙是由阴阳构成的,世间万物莫不如此。原本男性生殖器应该称作“阳茎”,而非阴茎,源于古人有取反义的习惯。如果说春象征着女性之温柔、娇媚,那么,蕲春则是像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如果说阳象征着男性阳刚之气,那么,蕲阳则是像一位伟岸刚毅的美男子!
至于蕲阳一名,也是大有来历的。据汉桑钦《水经》载蕲地古有蕲阳洲(即后来称之为鸿宿洲)。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孝武帝司马曜为避其母后郑阿春之讳,以春秋为阳,改“蕲春”为“蕲阳”。又如当时同属古楚地、与蕲州近在咫尺的寿春(今属安徽),也是被改作寿阳,后改为寿州。再如当时人们将“皮里春秋”改称“皮里阳秋”。拿今天来看古代皇家是极为荒唐霸道的,皇家的名字普通人不能用,连地名也不能叫,有一字相同,那就是犯讳,得马上修改。历朝改朝换代均如此,实际上就是以顺应皇朝的“天道”。不说皇帝老儿的母亲,就是府州县试时,一个考生若是在试卷上犯了主考官的名讳,纵使考的再好,也是要除名的。所以,考生不得有半点马虎,这样的事,在古时科举时代是屡见不鲜。即便是对于自己的父母和祖上的名字也是如此,古人称作避讳。或取意思相近的,或在书写时故意缺撇少捺,甚至读音也取相近的。
为什么蕲州在历史上一会儿称蕲春,一会儿又称为蕲阳呢?不仅仅是避皇家之讳,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都有着阴与阳两大对立面,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将阳代表乾和天,将月代表坤和地,所以古代的皇帝称为天子,皇帝娘娘居坤宁宫。还有北斗指向东方为春,以春指代东方,东方在英文里叫east。这就是说阳就是春,春就是阳。如春方就是指东方,春路指的就是东方的道路,春溟则指的是东海。古人认为“山之南为阳,水之北为阳”,蕲州在江北,当然称为“阳”了。古代哲学家还认为大地任何事物均由阴阳二气而生,道家称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古俗,妇女于每月十九日夜举行的一种聚会叫阳会。人们称温暖的春天叫阳春,高雅乐曲叫阳春白雪,当众同意背后反对叫阳奉阴违。人世间叫阳世、阳间,人活在世间的寿命叫阳寿,人们还将物体的正面、前面叫阳,还有阴衰阳盛之说等。这也是《红楼梦》书中贾雨村对于天地大自然和历史看法的一番言论,史湘云同翠缕关于阴阳的论述,以及《红楼梦》书中所阐述的“(阳)盛极必衰”循环往复的必然规律。古人将蕲春、蕲阳混用,自有一番道理。然而,蕲,从草、从单、从斤。如果将其拆散理解,则又完全相反。草就无须解释了。單,《说文》:“大也”。斤,《说文》:“斫木斧也。”《尔雅》、《广雅》说:“大皆无单。”引申为双之反对。《大雅》有“其军三单”之语。毛云:“三单,相袭也。”可见,“单”还有加倍反对,以及袭击的意思。如果将单与斤合起来理解也就是说为砍木头的大斧子,有斩断的意思,“加倍反对”、“袭击”亦然,似乎均充满着血腥味。大约当年仓颉造字时考虑到神农尝百草治病救人,是要用大石斧斫药草的,古代蕲地先民运用蕲作地理名称和姓,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故历史上的蕲州多灾多难、屡遭兵燹。
蕲阳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南朝齐时,大约一百余年。
南北朝时期建置比较混乱,南齐永明四年(公元486年),武帝萧赜废除晋司马氏时的称呼,将蕲阳改为“齐昌”郡,兼置罗州。《说文》:“昌,美言也。从日,从曰。一曰:日光也。《诗》曰:‘东方昌矣。’”昌还有兴旺、繁荣昌盛的意思,大约萧赜是取昌盛之意吧。齐昌,在春、阳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延伸。昌原本与太阳有关,如菖蒲,古人作昌阳。这样一来,齐昌和蕲阳一样,也是蕲春、蕲州的别称。北齐时,统治者将原来管辖蕲春的北江州改为罗州,上文说过历代帝王改朝换代大抵如此。顾景星有诗句说:“我家十世居齐昌”便是说截止他这一代为止,他们顾家在蕲州居住已经十代了,这是一个概数,由于是作诗的需要,实际蕲州顾氏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一代了。
后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北周占领江北淮南时,认为原来齐昌的州城罗州,不及蕲春之蕲文化内涵丰富,于是正式将罗州改为蕲州。从此,蕲州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尤其是唐宋时期及其以后,蕲州二字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历代正史中。当时的后周集团将原来的齐昌县、齐昌郡同归隶于蕲州。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置蕲州总管府。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文皇帝杨坚说:“还是蕲春名字好听,改回来吧!”这样又将蕲州复名为蕲春达二十余年。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高祖皇帝李渊,不愧是军人出身,认为蕲春这块地方,地处长江的军事要冲,权衡考量很久,认为“蕲州”二字是一个大地名,有星座分野和军事内涵赋予其中,于是将蕲春复改为蕲州,属淮南道。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在唐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并伴随各地节度使,成为藩镇割据的开始。淮南道乃唐贞观时置。所以,唐时称蕲州一般总要在前面冠上“淮南道”的字样,那个时期,江北一带均属于淮南道管辖,这个大地区的军事行政长官叫淮南节度使。
北宋时,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淮南西路始建制,首府治设置在寿州(今安徽寿春)。蕲州隶属淮南西路。南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金人鞑子犯蕲州,将蕲州政治军事中心旧城罗州团团围住,城破,守城众将士全军覆没,以身殉国,直到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蕲州知州王益依托凤凰、麒麟二山重新筑了一座新城,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蕲州城或蕲州古城。从此,罗州一词消失于后来的正史中,不再见到它的出现,而完全被蕲州二字取而代之。元朝时,依然沿袭蕲州路这个称谓,属河南江北行省。蕲州路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罗田5县。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二月4年),朱元璋称“吴王”,说:“蕲州算是俺发迹之地,改作府好了!”蕲州在此之前便是他的地盘,王爷发话,还有谁敢不听呢?这样改蕲州路为蕲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当时有一位大臣向已经是天子的洪武爷奏道:“启奏陛下,大明伊始,府不宜设得太多,蕲黄地区乃弹丸之地,有一个黄州府就够了,恕臣直言,蕲州虽乃蕲国公(康茂才)故里,微臣深知陛下念及其功劳卓著,但陛下切不可感情用事啊!”朱元璋一听,觉得有理,这样一来明廷就降蕲州府为蕲州了,隶属湖广省,虽然蕲州不是府,不过地盘也是很大的,相当于府,当时外领罗田、蕲水、广济、黄梅四县,同时撤蕲春县,以州领县事,实际上连蕲春本土共是五个半县了,为什么说是五个半县呢?因为后来的英山县有一半就是从蕲州的蕲水地盘划分出去的,与元代以前的蕲州一样大。后来,蕲州又改隶黄州府,依然外领广济和黄梅。清代基本沿袭明制。
蕲州的历史沿革就是这样变化而来的。从后周开始,蕲州历代作为郡、路、府、州等行政区名沿用至清朝末年,直到孙中山建立民国止,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元年,孙中山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废州建县复名蕲春,是否意味着全国人民洋溢一派生机,更兼有驱除鞑虏春回汉人、春回蕲地之意? 尽管如此,多少年来人们还是习惯称蕲春为蕲州,至今邻近的安徽、河南和江西等地的老人依然称蕲春为蕲州,而称现在的蕲州城为州城。
    以蕲州、黄州为代表的蕲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与古彭蠡泽庐山九江,及其长江沿线,上迄湘水、洞庭、巴蜀、荆襄、汉沔,下至南京、扬州、苏州、昆山、镇江、杭州、上海等诸多地方,实际上就是构成一个较大的星相图的框架模型,相当于古代整个大楚。历史上这些地区同处在一个较大的地理版块上,楚、吴文化渊源颇深,又因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故历代战争无不同这一大的地理版块息息相关,以致这一大版块人们的命运无不紧紧相连,一有风吹草动,便能震动朝野,便能带来国家或民族的兴与亡!自古以来,这一大版块一衣带水,交往频繁,无论是贸易,还是文人之间的交往,乃至联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尤其是佛道儒文化和奇山秀水在这里互相交融。所以,这一大地理板块,不仅是楚巫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早期人类繁衍生息地和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也因此板块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得天独厚,闻名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热点排行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