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开启左侧

弥天大谎红楼梦之爵位与四大家族名称寓意解析(22)

[复制链接]
王巧林 发表于 2015-1-14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巧林
2015-1-14 15:20 1438 0 看全部
第二节  《红楼梦》中王爷、国公、侯爷爵位与四大家族名称寓意解析
一、诸王爷名称寓意解析
    书中共写了一个亲王,四个郡王。亲王暂且不论,四个郡王分别是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去掉前面东南西北,则是平安宁静,换一句话说,便是安平(乡)宁静,即没有战争的太平日子。因为蕲州城旧时所属安平乡,作者此书写于张献忠屠蕲城等战后时期,自然是平安宁静或安平宁静,当然,也不排除作者有祈愿家乡平安无事之意。如第十四回,诸郡王前来参加秦可卿丧事,“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北者,江北也;静者,荆也。故北静王当是指江北荆王。为何说北静王就是江北荆王呢?先从字面来看,北静王从谐音,既是江北荆王,同时又暗喻“北京王”,即燕王朱棣,朱棣后来当了皇帝,书中“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则指的是朱棣后代子孙袭封王位,也即袭封荆王。因为荆王府在江北蕲州,为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成祖朱棣之孙朱瞻冈于明正统十年(1445)从江西建昌迁都蕲州,至张献忠屠蕲城时止,共有整整两百年十代荆王于此摄政。
    再如书中“北静王水溶”与“荆王名字”排辈的契合。如第十四回,提到各郡王等人前来为秦可卿吊丧,当时贾珍尤为感动。于是,贾珍道:“犬妇之丧,累蒙郡驾(按:指北静郡王水溶)下临,荫生辈何以克当。”水溶笑道:“世交之谊,何出此言。”遂回头命长府官主祭代奠……作者为何给北静郡王取个水溶的名字呢?这同样与蕲州历代荆王名字有关,前面已经讲过,北静郡王就是江北荆王,从北静郡王水溶之名字可以看出,当年朱棣取得天下后,其后代子孙的名字,均采取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排行论辈,如八世荆王朱常氵言(水字辈),九世荆王朱由樊(木字辈),十世荆王朱慈烟(火字辈)等,而清代的藩王则不会有类似的名字。亏得当年那些饱食终日的礼部大学士、翰林诸公枉读圣贤之书,怎么就取不出一个好听、含意深刻的名字呢?而光是带金木水火土的奇异字,却难为了今天的读书人。又,书中所言“长府官”,为总理王府事务的官职,明制郡王府均设有此职,而清朝郡王府则未设置。再说,蕲州顾家同历代荆王均为世交,与北静郡王水溶对贾珍所言“世交之谊”相契。当年顾景星的大父顾太初及其嫡母李氏去世时,想必荆王府诸王爷前来顾家吊过孝,故书中的北静郡王当为江北蕲州荆王。这也是书中为何一直将北静王府作为重点来写的缘故。
    由于作者先祖与蕲州历代荆王(郡王)均为世交,甚至联姻。如顾景星曾伯祖顾问、曾祖父顾阙,祖父顾大训,父亲顾天锡等均与同时代的荆王府的王爷和世子、将军等有旧交,其姑婆适荆王府某中尉,故北静王府当为江北荆王府。再从描写次数来分析,观《红楼梦》一书,惟有北静王或北静王府出现过不少于十次以上,其余王爷、王府均是一笔带过,至多也只是出现两次或三次,贾宝玉对北静王或北静王府尤为友好,与顾景星本人及其父祖辈当年与荆王府友好之事相合。
二、诸国公、伯、侯爷名称寓意解析
    该书第十四回共写了八位国公,其中宁、荣二国公与明、清两朝及顾家之间的联系主要在于:
    首先来看看宁、荣二公(二府)。宁者,南京也,大明朝也;荣者,草也,大清朝是也,也即以一家二府寓一个中国两个不同的朝廷,就像书中的玉字辈和甄府寓大明朝,草字辈和贾府寓大清朝一样。当然,并非宁、荣二府完全表示明清两个朝代,这只是一个象征而已。如第五十三回中的“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作者为何安排在宁国府而不是荣国府呢?表面上看是宁国府为长房,实则是将宁国府寓大明朝。因为明朝在前,满清在后。又由于作者为明末遗老,自然要祭祀亡明。又,《红楼梦》一书称贾府为军功起家,你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和大清王朝的努尔哈赤,两位太祖,哪一个不是军功起家方取得天下?书中说宁荣二公,暗喻一个大中华的两位开国皇帝,即朱元璋和努尔哈赤,一明一清。如第二十九回中的点戏一节,第一曲便是《白蛇记》,所暗喻的便是朱元璋起义之事。又,书中的贾府非指某一家,书中所写之事,也非某一家之事,实属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概括。
    再说作者家乡明初蕲州人康茂才,薨后便是被封为“蕲国公”,如顾景星《多虎子星抬登大泉山观猎》诗句: “当时康国公,崛起英雄姿。人杰有如此,地灵母乃为。”非但如此,“蕲国公”的封爵也为世袭,康茂才薨后,其子康铎为世袭“蕲国公”。再加上作者友人佟国器之叔父死后追封为“一等国公”,此国公与彼国公,作者自然可以信手拿来,所以有宁、荣二国公和宁荣二府。荣国府之“荣”,还有“春荣秋衰”之意,暗喻大清朝的最终结局,正如王熙凤梦中听到秦可卿所言“荣极必衰”,历来荣辱盛衰是“周而复始”,万事乃是否极泰来,泰极否至。即便是“引愁金女,度恨菩提”也难以挽回,就像大明王朝一样的结局,乃历史之必然。
    同时,宁、荣二字合起来看,也就是明之遗士。荣从草,暗喻明末遗士志甘草泽或被清廷遗弃于草泽蓬蒿之中。
    宁荣二公与顾家的联系主要在哪里呢?如第五回,(警幻仙子)向众姊妹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此处“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有虚有实。虚的是“虽历百年”,非指大明国朝定鼎以来,然也非大清朝定鼎以来。不少研究者认为是指曹家事,认为“虽历百年”,是指从清朝建国之后到乾隆时期。论者以为:非也!如果是指这段时间,则作者会说百余年来,为何说成“虽历百年”呢?所以说只是虚指而非实指。一定要用实指,应是指自嘉靖至康熙初年的一百年间,这是因为书中荣、宁二公,乃作者将此二公想象成嘉靖朝曾伯祖顾问、曾祖顾阙,因警幻仙子的形象来源于刘贞节,后文中将有专门论述,问、阙二公同是进士及第,同为当时理学名家,素为刘贞节引以为荣,也是最推崇之人。景星幼时,其姑刘贞节时常以先祖事来训诫他,令其留意孔孟之道和仕途经济。再从书中诸多迹象,显示明嘉靖至清康熙间事情,如贾敬服食丹砂而亡,暗喻嘉靖事;流寇作难为明末事;太极图论为清初之事等等。书中警幻仙子向众姊妹说,“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所说的一番话,正好是当年刘贞节生前对侄子顾景星的一种寄托。
    继续看书中下剩的六公,他们分别是修国公(侯明)、缮国公(无名氏)、治国公(马魁)、理国公(柳彪)、齐国公(陈翼)、镇国公(牛清),为了便于观察,已经将诸国公出场先后略做过调整,不难看出。若将此六个国公合起来看便是:修、缮、治、理、齐(蕲)、镇。这是因为,“齐”不单与蕲州、蕲春之蕲音同,同时,古代蕲州、蕲春曾经一度名为齐昌。南朝齐永明四年(公元486年),置齐昌郡,驻齐昌(今蕲春)。换言之,齐镇、齐昌就是蕲州、蕲春的代名词。如顾景星《汉阳太守行》诗句:“已经十世居齐昌。”(卷二十二)此诗句中的“齐昌”,指的是蕲州、蕲春。且蕲州自古与黄州并称,史称“蕲、黄”,自汉、唐以来为我国长江上四大军事重镇之一,另外三大军事重镇分别是江夏(今武汉)、建康(今南京)和广陵(今扬州。又,明洪武二十五年分十三省,四十八道,湖广凡五道:蕲黄道、江陵道、汉江道、湖南道、湖北道。蕲黄道与湖北、湖南二道并驾齐驱,而且列在首。可见古时的蕲州为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既是军事重镇,同时又是著名的商业重镇。由于《红楼梦》作者青年时期,蕲州城历经战乱兵燹,可谓百孔千疮,需要重建、修复,故作者向大清朝廷委婉地呐喊“修缮治理齐(蕲)镇”,刻不容缓!中国历史上屠城的事较为少见,而蕲州城曾经两次遭屠,一是南宋末年,一是上文说到的明末张献忠。从中折射出一个道理,为什么古代欲成大事者均会觊觎蕲州这块地方?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作者为何说出“原应叹息”之故。
    再来看看书中的诸侯爷。该书第十四回共写了五位侯(爷),他们分别是平原侯、定城侯、景田侯、襄阳侯、忠靖侯,不难看出,合起来便是平、定、景(荆)、襄、忠(中)。荆襄犹言楚地,实指湖北,与书中称京城为“长安”一样,为从古之称。平定荆襄中,指的是明军戡乱张献忠、李自成两路农民起义军事。崇祯十五年,作者友人——巡抚郧阳等处都察院右佥御史昆山人王永祚,便是在此间郧阳失陷被贬官的,作者在《大中丞王公哀词》中述说友人被贬经过,后遣戍吴淞,顺治乙酉死。因书中许多情节写的都是作者青少年时事,故有此说。
    崇祯十四年(1640) 张献忠大败明军于开县黄陵城,长驱出川,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进破光州等地。明督师杨嗣昌畏罪自杀。十六年据武昌,称大西王。不久克长沙,宣布免征三年钱粮,从者愈众。张献忠于是年正月率部乘夜攻下蕲州。三月,“义军”连下蕲水、黄州、麻城等地。五月,“义军”西取汉阳,继而渡过长江,迅速攻占武昌府城及楚王府。张献忠从武昌楚王府中“尽取宫中金银各百万,辇载数百车不尽”。同时杀死楚王朱华奎。此时,李自成也在襄阳建号称王,并对张献忠占据武昌十分不满。这时,左良玉兵复西上,大西政权官吏多被擒杀。“献忠惧,谋去之”。两境相接,形成了并立的两大农民军势力。张献忠力弱,无法与李自成对抗。八月,张献忠率部南下湖南,以二十万重兵攻占岳州。随后进攻长沙,明总兵尹先民、何一德投降。从种种迹象表明,写的是明末事,而非曹雪芹时代之事!
    所以,书中有“平定荆襄中”之说。作者字里行间,处处瞻念故国故土,这就像书中诸多楚地名一样,可惜不少研究者以为作者只是随意因事取名,实不知作者另有所指。
    此外,在同一回中,作者还列举了两位伯公,分别是临安伯、锦乡伯。临安伯,即取蕲州城临安平乡之意。锦乡伯,即今乡伯,特指顾家从昆山归蕲后贫困之时,救济过他们家的乡党。
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姓氏寓意解析
    书中为何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虽然这四大家族是作者的杜撰,但是并非完全没有根据,其根据在哪里呢?明、清之际,蕲州便有所谓“冯顾郝李”四大家族之说,当然四大家族并非都是显赫已极的贵族,但在蕲、黄之地也算得上是响当当的望族。据嘉靖《蕲州志》及后来的《蕲州志》以及《蕲春县志》均有记载,这四大家族具体是:冯,即顾景星祖父顾大训的岳父,也即嘉靖朝刑部尚书冯天驭家族;顾,即理学世家顾问、顾阙家族,也即后来的顾景星家族;郝,指郝守正、郝守道家族;李,指李儒或李时珍家族。因这四大家族,历代以读书传世,多有取得进士及第或做官之人。“中国哲学家评传系列丛书”之一的《李时珍评传》(唐明邦著)就曾说到冯顾郝李“四大名门”,指的就是这四大家族。《红楼梦》作者以蕲州顾家和金陵佟家作为贾(假)府、甄(真)府雏型,当然也有较多的虚构成分,所谓贾府,便是虚构之府,小而言之是指一大家族,大而言之则是指当时整个中国,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缩影。同时,作者还写了另外史王薛三大家族。作者为何选用贾史王薛四姓?原来这四大家族的姓氏是有深刻寓意的。所谓贾史王薛,错动来看便是“薛(写)王(亡) 贾(家) 史(事或史)”,或说“王(亡)贾(家)薛(血)史(事)”。所谓亡家,既是顾家及其家乡蕲州之“小家”,也是指大明王朝之“大家”,也就是作者暗喻此书为一部明末遗士家亡国破的血泪史,如此则不难知道,“贾史王薛”当为揭示该书作者的一个密咒,无异于阿里巴巴故事中的“芝麻开门”。若按照胡适之等人的“曹雪芹说”,曹家即便衰落,曹雪芹真的像红学家们说的那样穷困潦倒,也不至于说这部书是“写亡家史”或“亡家血史”,所以说非曹雪芹辈所能经历,更非能体会得出来,自然他也虚拟不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来。(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热点排行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